发布日期:2025-01-04 访问次数:1
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是一种在隧道、地下工程及矿山巷道中广泛应用的支护方法,尤其适用于软弱、破碎围岩、砂层、砂粘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。该技术通过在围岩中预先布置小导管,并向导管内注入浆液,以改善围岩的力学性能和自稳能力,从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。
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:
1.锚杆作用:小导管插入围岩后,与围岩共同形成一个整体支撑体,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。
2.浆液通道作用:浆液通过小导管上的注浆孔渗入围岩,填充裂隙,增强围岩的整体性和连续性。
3.棚架作用:在隧道开挖过程中,小导管与钢拱架连接后共同受力,起到棚架作用。
1.小导管的选择与布置:
-小导管通常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,直径一般为30~50mm,长度为3~6m。
-小导管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,外插角一般为5°~15°,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。
-环向间距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,一般为300~500mm。
2.注浆工艺:
-注浆材料通常为水泥浆,水灰比一般为1:1。
-注浆压力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,一般为0.5~1.5 MPa。
-注浆顺序通常是先注中部的眼,再注四周的孔。
3.施工控制要点:
-小导管的尾部必须设置封堵孔,防止漏浆。
-注浆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注浆量、压力和配合比。
-施工前需清理工作面,并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。
1.隧道工程中的应用:
-在软弱破碎围岩中,小导管注浆加固能显著抑制围岩变形,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。
-在砂层和砂粘土层中,通过注浆加固可以有效提高围岩的抗渗性和强度。
2.矿山巷道中的应用:
-在高瓦斯松软煤层掘进面,小导管注浆技术能有效控制顶板冒落现象,提高安全生产。
3.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:
-数值模拟研究表明,小导管注浆加固能显著减小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和衬砌受力。
-实验研究也表明,通过调整注浆参数(如压力、扩散半径等),可以优化加固效果。
1.施工前的准备:
-钻孔前需清理工作面,并确保钻孔方向和角度准确。
-注浆前需用高压风清理小导管内的积物。
2.施工中的注意事项:
-注浆过程中需防止与其他孔串浆或压力突升现象。
-注浆完成后需立即堵塞孔口,防止漏浆。
3.施工后的检查:
-注浆效果需通过现场原位试验和实验室试验进行确认。
-检查注浆材料、浆液配合比、注浆效果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在隧道、地下工程及矿山巷道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,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控制,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。
文章由管桩桩尖厂家_沉降板厂家_预制桩桩尖_小导管生产厂家-路顺科技编辑整理,本文链接:http://www.bydxze.com/cjwt/28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!
上一条:桩尖分类:管桩桩尖有哪几种型号?
下一条:小导管在超前支护施工中的作用